一个“服务港”的见证:国际贸易新环境下的广交会之变
- 发表时间:2025-04-22 15:52:00
4月的广州,第137届广交会如期而至,迎来全球客商。在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有伊拉克客商前来咨询来华开公司事宜,并拍摄了视频,他还是伊拉克的网红,“这次的体验很好,我准备发到社交平台上”。
本届广交会,广州市司法局统筹整合了粤港澳三地律师、仲裁、公证、调解、域外法查明五大专业力量,服务团队达168人,进驻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
小小的服务港,反映了当下国际贸易的最新动向与变化。不少客商向南都、N视频记者提到,因特朗普政府以“关税战”在全球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希望加强对关税领域的了解。初次服务广交会的律师苏文卿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超过一半的客商向我咨询如何在中国设立公司。”
热点1
为国际贸易定制解决方案
4月15日,广交会开幕首日,封雅婕乘地铁去广交会。
这名连续4届参与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的“元老”,是上海锦天城(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虽然已工作快10年,但对待广交会的“执业”仍然不敢怠慢。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上午9时,一袭黑色西装裙的封雅婕,准时出现在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前。关于广交会的值班流程,她驾轻就熟。
问题简单的,封雅婕就在服务台直接解答。当客商想就法律问题进一步咨询时,她就会和对方一起到“洽谈室”沟通。“洽谈室”由展板后面两张白色沙发拼成,开辟了安静一隅。
为客答疑解惑后,她在厚厚的“台本”上记录下相关信息,并同步到电脑上做好备份。
前来咨询的客商中,不乏封雅婕熟悉的“老面孔”。
也门客商Zmad曾在广交会上,就法律问题咨询封雅婕。这次他再次来到服务港,请她帮朋友解答法律难题。
原来,Zmad的朋友从河南供货商处订了一批货,准备发往青岛。朋友支付了供货商的定金和尾款,但供货商仍未发货,他希望封雅婕帮忙从中协调。最终,封雅婕帮助Zmad与供货商电话沟通,成功让双方解除误会。
广交会上,客商前来咨询的法律热点问题集中在国际贸易、合同纠纷、营商环境等。
“平时的经验积累能够帮到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封雅婕笑着对南都记者说,尽管不是第一次参与广交会,她依然感到获益匪浅,“一天下来需要接受十多个咨询,是对我体力和脑力的双重锻炼。”
“遇见‘老朋友’时,他们会主动过来聊一聊,‘新朋友’对中国的营商和法律环境充满好奇。通过我们的答疑解惑,他们多了一份安心。”封雅婕感到很自豪,“作为法律服务的一环,我希望能够在广交会助力中外企业更顺畅地交流与合作。”
热点2
不少客商转向咨询来华投资
和封雅婕不同,拥有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监事会主席、广州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等头衔的苏文卿,是首次参加广交会的“新兵”。
身着杏色西装、一头利落短发的苏文卿,尽显干练。广交会开幕首日,她发挥专业优势,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为客商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同时,苏文卿也借此机会努力拓展涉外“朋友圈”。
4月17日,苏文卿告诉南都记者,广交会人山人海,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客商络绎不绝,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主,“其中超过一半的客商向我咨询如何在中国设立公司。”
她用英语为客商提供了从公司设立到税务合规的全流程建议,并强调了提前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一位印度客商告诉我,这些建议帮助他规避了潜在的法律风险,让他更有信心在中国开展业务”。
一名伊拉克的客商也来到了服务港前,向苏文卿咨询如何来华开设公司,并表示他对跨境电商很感兴趣。苏文卿解答后,主动向他推荐“来广州开公司”,并向他介绍了广州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以及投资优势。
令人意外的是,突然有路过的客商大声地向这名伊拉克男子打招呼,并称是其粉丝。通过他们的描述,苏文卿才知道,原来他是伊拉克的网红。他还主动拍摄了苏文卿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视频,“我想发到社交平台上”。
值班结束后,苏文卿向相关部门建议,增印来华投资设立企业的中英文小册子,“让更多客商知道,除了来广交会参展,还可以来中国开公司,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热点3
携手应对多变的贸易环境
来自哥伦比亚的客商维克多是广交会的老朋友。他告诉南都记者,他一共参加了13次广交会,至今仍记得25岁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情景。
“当时有人跟我介绍了广交会,我想来中国探寻国际贸易的新机遇,就过来了。”不远万里从南美洲飞来中国,时光荏苒,32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现在已满头白发。
维克多所在公司业务涉及电线设备、电气保护装置等,作为公司总经理的维克多这次带着几名同事一起参加广交会,准备探寻和太阳能系统相关的新机遇。“我想带他们了解中国,学习如何和中国公司开展业务,以及怎样加深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维克多向南都记者介绍,公司有10家中国供应商,大部分合作时间长达20年,还有两家快30年了,“这可是非常稳固持久的合作”。
贸易往来中,维克多对各项规则越发明晰,例如品牌名称相关的法律规定、海关监管方面的规则,“就法律规定而言,我们没有遇过麻烦。”他认为广交会提供的涉外法律服务很及时有效,“非常出色”。
维克多说,他对中国的产品质量十分满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和要求,我们对便宜产品不感兴趣,更看重高品质。现在和中国公司合作,对于产品质量,没什么可挑剔的。”
他还特别提到,“尤其是负责业务对接的中国人,特别友善。我很佩服中国人,你们工作太努力了。”
从业以来,维克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谈起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这让人难以接受,美国增收关税的政策不合理,太不公平了!中国公司是美国众多企业重要的供应商,甚至一些知名美国品牌的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不仅会对中美,还会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影响。”
一位经营碳工具生意的俄罗斯客商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从中国采购产品后回到俄罗斯销售。
提及“关税战”,他表示,现在局势很难判断,“据我所知,我们公司的中国供应商,大多不和美国做生意,他们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客户来自不同国家,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这名俄罗斯客商也希望,在广交会中挖掘更多机遇,“我感受到,广交会的服务越来越完善”。对于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他认为这对一些外国公司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要找新的供应商,也需要去核实这家公司靠不靠谱。我在中国有很多朋友,他们也会帮忙打听。”
“广交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平台,更是国际规则对接和法治理念传播的窗口。”4月15日,结束一天的值班后,苏文卿向南都记者说,希望通过为客商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帮助他们规避风险、解决问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营商环境的开放与包容。
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整合了粤港澳三地律师、仲裁、公证、调解、域外法查明五大专业力量,组建168人的服务团队。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的人员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首次进驻广交会,随后又新增了港澳仲裁员。
今年更是安排了11名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代表,引入了11名来自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的知名仲裁专家线上线下同步驻场。
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涉外法律服务团队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机制,助力中国企业与全球客商应对风险、深化合作,“向世界展现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决心与能力”。
广交会现场,熙熙攘攘。值班律师说,“借助广交会平台,我们感受到全球客商来华贸易投资的信心,也期待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展示中国法律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声音
“新朋友”对中国的营商和法律环境充满好奇。通过我们的答疑解惑,他们多了一份安心。
——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值班律师封雅婕
广交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平台,更是国际规则对接和法治理念传播的窗口。
——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值班律师苏文卿
广交会提供的涉外法律服务很及时有效,非常出色。
——哥伦比亚客商维克多
数据
近年来,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的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首次进驻广交会,随后又新增了港澳仲裁员。
第136届广交会法律服务团队共64人,包括律师34名(其中商事调解员10名)、仲裁员18名、公证员6名、法律查明机构工作人员6名,围绕展客商关注度较高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跨境投资等领域,配齐专业力量驻场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
第137届广交会整合了粤港澳三地律师、仲裁、公证、调解、域外法查明五大专业力量,组建168人的服务团队。安排了11名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代表,引入了11名来自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的知名仲裁专家线上线下同步驻场。
(原标题: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整合粤港澳三地律师、仲裁等168人,服务全球展商客商 “洋网红”拍视频“秀广交会”客商咨询来华如何设公司)
【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