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同心圆梦的磅礴力量——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巡礼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题:汇聚同心圆梦的磅礴力量——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巡礼新华社记者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春天的盛会,开启新的征程。3月4日至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7天半的时间里,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资政建言、共商国是。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实现新老交替,政协章程完成审议修改,人民政协事业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凝心聚力,共襄伟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人民政协不断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
发表时间:2023-03-14 15:59:33

新华社社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新华社社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11日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过去7天半时间里,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协商议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度,为
发表时间:2023-03-14 15:59:09

团结奋进,创造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题:团结奋进,创造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林晖乘着浩荡东风,踏上新的征程。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亿万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之时,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北京,共商国家大计。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陈益宸
发表时间:2023-03-13 17:58:05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王沪宁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2日下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3月12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新华社记者张领摄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听取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置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
发表时间:2023-03-13 17:57:00

“总书记,您的嘱托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两会代表委员带来各地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心里话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题:“总书记,您的嘱托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两会代表委员带来各地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心里话新华社记者三月生机盎然,全国两会如约而至。5000多名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北京,沐春风、赴盛会。他们带来一片热土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群众身边命运转变的故事,更带来当地百姓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真情——“总书记,您的嘱托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总书记和咱老百姓心贴着心”来北京开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农业专家孙建
发表时间:2023-03-13 17:41: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2023年3月4日)汪洋各位委员: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工作,提出今后工作建议,请予审议。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中共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
发表时间:2023-03-13 17:07:55

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金句

【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3-13 15:38:47

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期盼 时代的重托——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极大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题: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盼时代的重托——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极大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新征程新华社记者望神州,春潮澎湃、长风浩荡;这一刻,举国振奋、全球瞩目——2023年3月10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党心民心凝聚,信心力量激荡。这一选举结果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
发表时间:2023-03-13 15:37:42

习近平将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言人胡兆明3月13日宣布,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将于北京时间3月15日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此次对话会的主题为“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多国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将应邀出席会议。【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3-13 15:35:33

钟华论:民族复兴的领路人 亿万人民的主心骨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题:民族复兴的领路人亿万人民的主心骨钟华论这是人民的选择——2023年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亿万人民心潮激荡。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这是庄严的时刻——国徽高悬,熠熠生辉。习近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掌声如潮,誓言如山。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14亿多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勇毅前行!这是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2022年11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一)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公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覆盖10.5亿人……一个个数字,映照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新时代以来,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历史的如椽之笔,已把峥嵘岁月刻写在人心深处。这是脱贫攻坚战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是改革大潮中“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非凡魄力,是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厚情怀,是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意志,是管党治党“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在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展现了卓越领导才能、崇高人格风范、赤诚为民情怀。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中,习近平总书记无愧为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无愧为民族复兴的领路人、亿万人民的主心骨。这是从广西钦州港发出的首趟“北部湾—西藏”班列(2022年9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新时代的壮阔征程,见证着思想的伟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共产党瓦吉瓦(很好),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成就来之不易,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我们的制胜法宝”……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广袤的神州大地,激荡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与普遍共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根本保证。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实践路径;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等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明方向、强信心、聚共识,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将收获的水稻装车(2022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发(张春雷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征途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领导核心的掌舵定向、科学理论的指引领航。新征程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就能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沿着正确方向开拓前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能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光辉的彼岸。(二)“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看吃菜的问题。”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回忆往事,要求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在总书记心中,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一蔬一饭,皆系民生。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牵挂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湘西十八洞村大龄男青年的“脱单”情况,四川大凉山“悬崖村”村民的出行问题,青海农牧民的“保健室”,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推动下,一件件“揪心事”正变成“舒心事”。温暖的变化,生动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在与外宾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进入新时代,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幸福成为新时代壮美画卷最为温暖的底色。“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心系万家安乐,带领全党把握为民造福这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发展新蓝图、民生新图景温暖人心、催人奋进,为亿万人民追梦圆梦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在老百姓心中,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国人民的福星”“群众的贴心人”“自家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心民心所向,是亿万人民不可撼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春天里的两会看中国,广大代表委员履职尽责,展现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与活力;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挥洒汗水,为各项事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奋进的步伐,坚守的身影,彰显着“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的远大志向,见证着“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坚定信心,激荡着“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的实干力量。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满怀信心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新的恢宏史诗。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整理碳纤维原丝(2022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颜麟蕴摄(三)“我坚信,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将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全国两会前夕,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为什么能?面对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国际社会不断进行追问和探寻。在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看来,习近平是中国发展繁荣的“绝对关键人物”;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表示,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感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中国智慧,泰国总理巴育多次向内阁成员推荐这套书籍;肯尼亚总统鲁托对习近平主席“以人民为中心、甘于奉献的领袖风范”印象深刻,认为“树立了榜样”……读懂中国号巨轮掌舵者,世界可以更好地读懂中国。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豪迈宣示,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实践,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世界感知着一个团结奋进、开放包容的新时代中国,更看到了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广阔前景。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我们期待从两会中得到重要信息,期待中国继续为促进和平与繁荣提供方案、作出贡献”。两会期间,全球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热情高涨,各国人士对中国的关注持续升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引起国际社会热议,世界触摸着中国发展的强劲脉搏。“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更具科技含量和包容度的新发展阶段”,这是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的评价;“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重大利好”,这是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贝尔胡特斯法的判断;“成百上千家美国企业热切盼望拓展在华业务”,这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的观察……恳切的话语凝结着鲜明共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新机遇、带来新希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的庄严宣示铿锵有力、意涵深远。新征程上,新时代中国必将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合作共赢的智慧、兼济天下的担当,不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携手各国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联合收割机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有限公司田间收获小麦(2022年8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四)“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奋斗历程,用24个字概括了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环境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再创辉煌提供了制胜秘诀。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大仗一个接一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斗争,稳经济、促发展,攻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闯过了多少难关险隘,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之路没有坦途,少不了各种艰难险阻。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是2022年9月23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丁汀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新征程上,全党有“定盘星”,全国人民有“主心骨”,应对风险挑战有思想上的“导航仪”、行动上的“指南针”,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面对任何惊涛骇浪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力量源于团结,拼搏成就梦想。新征程上,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14亿多人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集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宣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动员令。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途惟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勠力同心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3-03-13 15:23:40
<< 227 228 229 230 231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