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俄语版)在俄罗斯主流媒体播出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2日电当地时间10月22日,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俄语版)启播仪式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包括俄政界、媒体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在内的300余人出席活动。节目即日起在俄罗斯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俄罗斯报》网站、俄罗斯大亚洲电视台等多平台播出。《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俄语版)精心选取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籍和经典名句,聚焦人民至上、改革创新、共同富裕、生态环保、文化传承、文明多样性等主题,精彩呈现了习近平主席卓越的政治理念、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博大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向受众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责任编辑:宋安勇】
发表时间:2024-10-23 09:59:44

习近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

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2日电(记者孙浩刘恺)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习近平指出,去年10月,我们就深化中老全面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一年来,两党两国各部门各地方积极落实,推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作为社会主义同志加兄弟,中老关系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具有特殊重要位置,始终走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前列。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永远是老挝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中国正在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老挝也处在国家发展振兴的新阶段。中方愿同老方巩固战略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老方加强交流互鉴,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双方要继续做大做强中老铁路,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样板。中方愿进口更多老挝优质农产品,密切教育、文化、青年等领域交流合作。祝贺老方成功主办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欢迎老方积极参与金砖合作。双方要加强多边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通伦表示,去年我赴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习近平总书记共同签署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新版行动计划。目前有关落实行动有力有效。老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边合作的深度、广度日益拓展。中方长期以来给予老挝宝贵支持,极大促进了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期待同中方持续推进老中铁路和老中经济走廊建设,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我愿重申,老挝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毫不动摇支持中国政府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支持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上的正当立场。感谢中方对老挝主办东亚合作领导人会议提供有力支持,老方愿同中方继续密切在东盟等多边平台合作。蔡奇、王毅等参加会见。【责任编辑:宋安勇】
发表时间:2024-10-23 09:56:30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2日电(记者郝薇薇黄河)当地时间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关系风雨兼程,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邻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双方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精神,不断深化和拓展全面战略协作和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推动两国发展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增进中俄人民福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重要贡献。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但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不会变,济世为民的大国担当不会变。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两国贸易等各领域合作积极推进,大型合作项目稳定运营。双方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深入对接,为促进各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习近平强调,明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要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沟通协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金砖合作机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平台。中方高度评价俄罗斯作为主席国为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所做工作,期待同金砖国家领导人深入探讨金砖合作机制未来发展,推动各方凝聚共识,传递团结合作的积极信号,推进金砖国家各领域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为全球南方争取更多新机遇。当地时间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普京表示,不久前,我们共同庆祝俄中建交75周年。75年来,俄中已经发展成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俄中合作基于平等、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目前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推进,俄中文化年各项活动顺利举办。俄方希望同中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两国发展振兴。明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俄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俄方愿同中方共同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俄方愿同中方继续保持密切高层交往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战略稳定。感谢中方在俄方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期间提供有力支持,俄方愿同中方密切配合,确保金砖扩员后首次领导人会晤取得成功,推动“大金砖合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果。两国元首还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蔡奇、王毅等参加会晤。【责任编辑:宋安勇】
发表时间:2024-10-23 09:54:18

特稿|应对世界百年变局 中国引领推动“大金砖合作”行稳致远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题:应对世界百年变局中国引领推动“大金砖合作”行稳致远新华社记者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2日至24日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金砖合作一以贯之的推动者、建设者,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晤中的重要讲话和主张必将引领“大金砖合作”,进一步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强,为共建美好世界汇聚更多共识和前进力量。“中国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主要支柱和巨大动力”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历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引领金砖国家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首倡“金砖+”合作模式,从阐述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到推动建设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金砖成长之路烙下深深的中国印记。当地时间10月22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习近平与到机场迎接的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行政长官明尼哈诺夫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金砖国家会是什么样,中国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主要支柱和巨大动力。”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说,他非常期待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晤中提出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主张和方案,“人们相信中国代表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真实可信的声音”。“中国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倡导公平正义、多边主义等方面作用重大,中国的引领作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南非沃尔特·西苏鲁大学研究员、金砖问题专家祖基斯瓦·罗博吉说,中国在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使新兴经济体更容易获得融资,为国际贸易、投资和发展创造机会。“中国在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走向成功方面作出关键贡献。”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巴利·拉姆·迪帕克说,“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合作机制下的重要平台,提供大量发展资金。金砖合作在粮食安全、工业发展、绿色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也取得成功。金砖国家合作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中国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副教授、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说,中国在推动金砖国家达成共识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金砖框架下的众多论坛往往得到中国“决定性支持”,“这些论坛拉近金砖国家人民之间距离,助力金砖国家加强合作”。“‘大金砖合作’影响力、号召力和公信力不断扩大”“让金砖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广”“引入新鲜血液,将为金砖合作带来新活力,也将提升金砖国家代表性和影响力”“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让更多国家加入到金砖大家庭”……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下,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平台。当前,30多个国家叩响金砖大门,充分彰显金砖合作机制生命力、感召力。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大金砖合作”行稳致远。这是在厦门举行的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巴西展位展出的E190-E2飞机模型。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我们感谢中国支持金砖扩员,这为埃及等国家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铺平道路。”来自埃及的萨阿德说,2017年习近平主席提出“金砖+”合作理念,旨在加强金砖国家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为后者融入金砖合作开辟新空间。金砖合作机制吸引力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金砖国家特别是中国被广泛认为是可靠的合作伙伴。印度金砖国家研究所副研究员阿洛克·库马尔·帕塔克说,中国在推动金砖扩员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参与或希望参与金砖国家合作,充分说明金砖国家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扩员后的金砖国家更具代表性、更具发展潜力,也能更加有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阿联酋迪拜海湾研究中心研究员艾哈迈德·阿里说,习近平主席提出“金砖+”合作模式,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融入金砖合作敞开大门。今年,阿联酋正式加入“金砖大家庭”,金砖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大金砖合作’影响力、号召力和公信力不断扩大,在拉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主任伊曼纽尔·马坦博说,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提升了地域代表性。此外,还有许多国家表达意愿并申请加入金砖机制。“在金砖合作机制框架下,每个成员国都获得平等对待,许多国家都对此感兴趣。”他指出,中国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与南非等国家在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等事务上有相似立场和看法,在“金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中国未来将继续推动金砖机制发展壮大。“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金砖国家始终同全球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大金砖合作”引领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强,持续为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积极贡献,为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提供“金砖答案”。这是9月23日拍摄的俄罗斯喀山克里姆林宫附近景色。新华社记者曹阳摄“我们把提升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视作一项重要任务。”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说,俄罗斯与中国在推动金砖国家深化合作上持有相同的目标和愿景,俄罗斯愿同中国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提升金砖国家机制在全球治理架构中的作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大门始终向那些秉持互信理念、愿意开展平等对话并认同金砖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敞开。“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金砖国家已经比七国集团更加重要。”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说,金砖合作这一新兴经济体间重要的合作机制不断走深走实,金砖国家拥有巨大潜能和强劲增长势能。她指出,作为首个完全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持续扩大朋友圈,推动扩员,将强化新开发银行作为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真正合作平台的职能,“这将有助于构建具有多边主义和多极化特点的国际金融架构”。迪帕克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金砖精神与三大全球倡议相互契合,表明中国致力于消弭国与国分歧,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普惠的合作平台。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和引领金砖合作,为众多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南亚一些国家提供巨大发展助力。“当前,全球经济步履蹒跚,地缘政治冲突威胁每一个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欢迎更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倡议。”阿塞拜疆总统办公厅外交政策部主任希克马特·哈吉耶夫表示,金砖机制支持国与国之间建立公平互利合作关系,形成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合作架构,已成为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发声的重要平台,对提高“全球南方”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也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世界不可能是单极的。金砖国家已成为世界舞台上重要力量。我们相信,金砖国家拥有巨大潜力,可以为推动建立基于公正、国际法和国家平等的世界新秩序作出贡献。”【责任编辑:宋安勇】
发表时间:2024-10-23 09:51:15

习近平向越南新任国家主席梁强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梁强,祝贺他就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我同越南领导同志保持密切战略沟通,共同引领中越关系进入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今年8月,苏林总书记、国家主席成功访华,我同他进行深入沟通,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重要共识。不久前,你来华访问,我同你就推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进行交流,同意从战略高度把握中越关系,发挥举旗定向作用,确保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双方要共同落实好两党两国高层共识,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助力两国现代化进程。中方将坚定支持越方走好符合越南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支持越方筹备好越共十四大。我高度重视中越关系发展,愿同梁强国家主席一道努力,引领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责任编辑:宋安勇】
发表时间:2024-10-23 09:49:40

习近平抵达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当地时间10月22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2日电(记者杨依军黄河)当地时间10月22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当地时间10月22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习近平与到机场迎接的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行政长官明尼哈诺夫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当地时间10月22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习近平与到机场迎接的俄罗斯喀山市市长梅特申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专机抵达喀山国际机场时,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行政长官明尼哈诺夫、共和国总理佩索申、喀山市市长梅特申和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官员在机场热情迎接。礼兵在红毯两侧列队致敬,身着民族服装的俄罗斯女青年用传统礼节表示欢迎。蔡奇、王毅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也到机场迎接。【责任编辑:宋安勇】
发表时间:2024-10-23 09:46:32

习近平离京赴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10月2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赴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陪同习近平出访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等。【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10-22 15:45:56

学习新语|11次主持或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习近平主席这样谈金砖精神

策划:郭洁宇、安晓萌设计:赵丹阳【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10-22 15:44:42

特稿|“知行合一的行动队”—— 习近平引领金砖合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特稿|“知行合一的行动队”——习近平引领金砖合作新华社记者史霄萌刘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个蓬勃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关注它如何进一步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全球南方发展,应对全球挑战。作为金砖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习近平主席曾生动地比喻,“金砖国家就像5根手指,伸开来各有所长,攥起来就是一只拳头。”如今,随着“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金砖合作变得更有力量。扩员后的“大金砖”是“全球南方”第一方阵,是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将引领金砖合作为开拓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含金量”更高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之中,其名称取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南非这五大新兴经济体英文国名首字母缩写,意为“砖”。在中文名称里加上“金”字,表达这一机制所蕴含的宝贵价值。习近平主席对金砖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说,“加强同金砖国家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亮相国际多边舞台,就是2013年3月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就任国家主席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对当时所有金砖国家进行了访问。“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为金砖合作取得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董事兼资深研究员邦恩·纳加拉说。这是2021年9月28日拍摄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在成员国携手努力下,金砖合作“含金量进一步提升”,“金砖”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金砖国家GDP在全球的占比从2010年的18%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约26%。“金砖国家不是碌碌无为的清谈馆,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动队。”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评价金砖合作。金砖合作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务实。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截至2023年年底,这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多边金融机构已累计批准了成员国申请的105个项目,总投资达350亿美元。为满足金砖合作机制不断发展的需要,习近平主席与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在2017年厦门会晤上达成重要共识,将人文交流打造为金砖合作的新支柱,旨在进一步加强成员国民众间的联系和互动。多年来,金砖国家合作在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下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丰硕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磊认为,金砖合作机制具有独特价值,其“含金量”远超经济范畴,是国际合作机制的创新,与具有保护主义、排他性色彩的西方政治、军事或经济同盟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2024年9月22日,《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相关部门、媒体影视机构代表及青少年代表900余人参加。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近年来,西方一些人不时抛出唱衰“金砖”的论调,诋毁金砖国家是“乌合之众”。然而,成色更足的金砖合作不仅有力驳斥了这种论调,也显著增强了该机制的国际吸引力。“大金砖合作”之路2023年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在第十五次会晤实现历史性扩员。当这一消息宣布时,南非约翰内斯堡杉藤会议中心掌声雷动。习近平主席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次扩员是历史性的,体现了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合作,“大金砖合作”正式开启。金砖机制成立伊始,就确定了走开放包容之路的方向。在2013年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德班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引述了中国谚语“独木不成林”。一年后,在巴西福塔莱萨,他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为践行开放包容的理念,金砖国家积极邀请其他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参会,拓展合作。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厦门会晤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金砖+”合作理念,鼓励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砖合作。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已经在厦门落户。2024年9月10日,参观者在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的中国中车展位参观。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主席坚定不移地倡导开放包容。2022年,他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说:“新形势下,金砖国家更要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一年后,金砖国家同50多个国家聚首南非约翰内斯堡,共赴金砖会晤。习近平主席说,这次聚会“不是拉谁选边站队,不是搞阵营对抗,而是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目前,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求与金砖国家拓展合作。“这些国家之所以申请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金砖国家的潜力和发展机遇,”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外方执行主任梅赫里·阿利耶夫说。发出更响亮声音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3个月后,应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邀请,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这是金砖扩员后的首场领导人会晤。习近平主席表示,“今天,我们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2023年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半岛电视台在评论这次特别视频峰会时说,全球南方主要国家正寻求在全球秩序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史蒂文·格鲁兹德说,这场会晤“反映了金砖国家日益增强的自信,而不是等着听西方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砖国家日益成为塑造国际格局、维护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金砖合作机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是代表南方国家的最核心机制。王磊说,金砖国家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间的有效协调正在为完善全球治理添砖加瓦。金砖新开发银行就是这一努力的成果。习近平主席指出,“它的成立,是对既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更加深刻地反思、更加主动地改革”。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新开发银行这一重要平台实现了超越各国自身局限的国际合作,代表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不仅为金砖国家发声,也代表了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愿景。”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所研究员关照宇认为,金砖国家合作“既不是反西方的,也不是为了推翻现有的全球秩序,而是建设性地改革其中不公平的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机会。”2022年6月22日,村民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戈拉村通过水管洗碗。新开发银行2017年8月批准为印度政府提供贷款,改善中央邦多个村庄的供水系统,让人们能够在家中直接获取饮用水。新华社发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发展是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加强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选择。”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罗塞芙时,呼吁新开发银行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在他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与全球南方国家携手推进现代化。“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今年6月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说。“习近平主席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中国将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关照宇说。【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10-22 15:42:41

第一观察 | 三个关键词展望习近平主席喀山之行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22日至24日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此次会晤是“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后,习近平主席同金砖国家领导人首度线下聚首。展望习近平主席喀山之行,三个关键词尤为瞩目——■关键词一:“大金砖合作”“我高兴地看到,发展中国家参与金砖合作的热情高涨,很多发展中国家申请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让更多国家加入到金砖大家庭”——去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指出。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约翰内斯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同各方领导人一道推动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大金砖合作”由此启幕。扩员后,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贸易占全球贸易五分之一,金砖成色更足、分量更重、潜能更大。在金砖实现历史性扩员后,更多国家在叩响“金砖大门”,充分彰显金砖合作机制广受欢迎,金砖向心力、凝聚力持续提升,影响力和感召力越来越大。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历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引领金砖合作在世界百年变局中不断向前。今年是“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各界期待,习近平主席同各方领导人一道,引领“大金砖合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关键词二:“全球南方”18年前,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中,金砖合作机制应运而生。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全球南方”国家指代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与金砖国家拥有天然情感纽带和广泛共同利益,金砖合作也承载着“全球南方”携手迈向繁荣富强的期待。“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我们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致辞清晰表明了中国推动“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决心。2017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鞠鹏摄金砖机制是“全球南方”开展战略沟通最重要的渠道。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厦门会晤期间提出“金砖+”合作理念,旨在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谋发展振兴。如今,“金砖+”已成为金砖国家面向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对话平台。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喀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除了将出席领导人小范围、大范围会议外,也将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等活动。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新纪元,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关键词三:多边主义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自成立以来,金砖国家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坚守团结自强初心,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成为国际事务中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2013年3月,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前夕,习近平主席就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国际关系更加民主”。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期间强调:“要弘扬多边主义,其核心要义是,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商量着办,不能由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2023年11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举行,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目前已得到超过110个国家积极回应。这是2024年9月26日拍摄的俄罗斯喀山城市景色。新华社记者曹阳摄集众智、汇群力。喀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将同各国领导人就当前国际形势、金砖务实合作、金砖机制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深入交流。中国将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同各方一道,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全球治理发出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的共同声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策划:倪四义、张晓松主笔:刘杨视觉:张惠慧、杨文荣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10-22 15:40:43
<< 83 84 85 86 87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