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四川篇

新华社成都6月18日电题: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四川篇新华社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四川考察,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四川以“绣花”功夫决胜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今年6月1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6.1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抢险救灾。6月在四川
发表时间:2022-06-20 17:25:33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
发表时间:2022-06-20 15:42:29

习近平: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17日下午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
发表时间:2022-06-18 22:03:23

习近平出席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6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6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新华社记者鞠鹏摄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迫切期待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要把握机遇、直面挑战,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
发表时间:2022-06-18 21:57:16

巴山渝水奏响奋进曲——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重庆篇

新华社重庆6月17日电题:巴山渝水奏响奋进曲——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重庆篇新华社记者李勇、张桂林、李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重庆考察,对重庆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总书记指引下,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崭新风貌昂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这是从重庆南岸区南山上拍摄的重庆城市风光(4月13日摄,无人机拼接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潺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石柱
发表时间:2022-06-18 21:33:26

勇毅笃行 长风万里——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述评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题:勇毅笃行长风万里——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述评新华社记者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向前、行稳致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一时一事会有波动,但长远
发表时间:2022-06-17 17:41:54

琼州潮涌展宏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海南篇

新华社海口6月16日电题:琼州潮涌展宏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海南篇新华社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海南考察,指引海南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牢记总书记嘱托,琼州儿女真抓实干,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巨轮靠泊,岸桥伸缩,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6月15日,集装箱货轮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装卸货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在这个码头,了解港口建设发展情况后,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港口发展同洋浦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受益于海南改革开放举措和自贸港政策,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持续加大航线网络布局,2019年以来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增长,去年突破百万标箱。下一步这家公司将加快推动码头二期建设,为自贸港建设贡献“港口力量”。一个码头的发展,是海南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海南考察,都对海南改革开放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如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成绩可喜:入境游免签国别扩容、离岛免税购物加快发展、年接待游客量稳步增长。当前,海南正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打造国际旅游消费胜地。5月2日,顾客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购物。新华社记者郭程摄重大历史机遇,孕育无限生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稳扎稳打: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吸引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海南;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上线,大大便利了市场主体贸易投融资汇兑;“海南e登记”运行,企业登记自主申报,“全省通办”“一次不用跑”……为自贸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的150多份政策文件陆续落地,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效果明显:“零关税”政策,目前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款18.3亿元;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政策,目前累计减免税款1.4亿元;截至2021年底,共有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海南投资。海南经济呈现新活力:消费潜力强劲释放,2021年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2021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92.6%;国际市场持续拓展,今年前5个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超100%。当前,瞄准2023年底前具备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的总体目标,海南正全力以赴推进“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境管理制度试点扩容、压力测试扩容、口岸规划和建设、销售税改革研究、重大风险防控。“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时强调:“要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这是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试验示范点拍摄的稻田(2021年10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北纬18度的阳光,造就了海南育种的“天然大温室”。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说:“总书记来考察时曾强调‘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让我们认识到,建设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服务好育种科研人员,就是为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作贡献。”近年来,海南科学谋划、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在三亚、陵水、乐东等3个市县划定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专门划定783亩配套服务区建设用地;2019年启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建设,目前已搭建12个公共性、开放性重大科研平台;2021年挂牌成立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已引进院士团队和组建创新团队46个。这是4月10日拍摄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海南是海洋大省。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设于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考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中科院深海所工程实验室高级技师周皓说:“4年多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海洋科技攻关的重要性,实验室根据深海科技创新需求,改造升级科考装备数百项。”近两年来,海南深海科考捷报频传:完成“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试和科考应用任务,完成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南海海试任务……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首个滨海航天发射场,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2016年以来,天舟一号、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天舟四号……一个个大国重器从这里飞向太空。当前,海南正加快围绕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海南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八成;2020年至今,投入超过200亿元,支持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每次到海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心系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视之为‘国之大者’”。将养殖场和池塘清退后的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区,通过种植树木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牢记总书记嘱托,海南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重拳打击乱砍滥伐森林、海防林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实施“银色海滩”修复工程,拆除一批近海建筑,铲除一批海滩栈道;实施全域“禁塑”;今年初,打响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攻坚战。4月10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茶农在手工茶坊内工作。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山更青水更绿,海更碧天更蓝。2021年海南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因子基本清除;2020年和2021年,海南PM2.5浓度保持在历史最低。美丽乡村更宜居,青山绿水增福祉。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对热带雨林实行严格保护,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景色(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总书记说我们‘过去身在宝山空手而归,现在身在宝山硕果累累’,我们有亲身体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致富的资本。”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琼香说,她的茶园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依托野生大叶茶资源,当地茶叶种植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如今,毛纳村家家户户种茶脱贫致富。近年来,海南建设了一批像毛纳村这样的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的美丽乡村,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特色民宿等优势特色产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景色(5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亚龙湾附近的博后村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海南共建设美丽乡村1674个,博后村就是其中之一。9年间,昔日的盐碱地成了致富沃土,玫瑰花海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村里建起一栋栋民宿,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五指山脚下的一个茶园(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当前,海南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南样板”。(记者陈良杰、王晖余、赵叶苹、吴茂辉)【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6-17 17:33:17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金融单位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金融单位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1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金融单位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把巡视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聚焦职能责任强化政治监督,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发挥了反腐利剑作用。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抓巡视整改作为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整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巡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金融单位党委(党组)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对照巡视反馈意见抓好落实,一些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得到化解,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加强整改监督,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问题。有关职能部门用好巡视成果,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把握金融工作规律,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创新,以动真碰硬的狠劲、一抓到底的韧劲,持续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全面强化严的氛围,推动金融单位党委(党组)全面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6-17 16:34:50

习近平将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6月17日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23日在北京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主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24日在北京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主题为“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金砖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将共同出席。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22日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
发表时间:2022-06-17 16:33:46

八桂大地唱响奋进歌——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广西篇

新华社南宁6月15日电题:八桂大地唱响奋进歌——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广西篇新华社记者陈国军、向志强、何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广西考察,多次就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指明方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广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八桂大地唱响新时代激越奋进之歌。“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游客在参观展出的西汉铜马(2018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波斯陶壶、罗马玻璃碗……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内,一件件文物述说着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40多公里外,铁山港码头,橘黄色门机高耸,一派繁忙景象。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曾来到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铁山港公用码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这是广西北海铁山港(2018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5年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提出总要求: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到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从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广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引领大发展。一系列新举措不断出台:加快推进北部湾港发展,建设一批吨位大、技术先进的码头和航道;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海陆空”全方位连接RCEP成员国跨境物流体系,形成联通欧盟—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十三五”期间,广西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8%,边境贸易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首位。2021年,经广西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超过600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箱,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未来广西将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RCEP实施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以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为牵引,加快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说。“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这是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正在组装的机械(2021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无人驾驶工程机械、新一代纯电动智能化装载机……走进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一项项行业领先的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工考察,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作为后发地区,广西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两次赴桂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创新基地、企业等,为广西高质量发展定向指路——这是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拍摄的航天用超大直径铝合金锻坯(2017年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华摄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强调“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考察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指出“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叮嘱“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广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速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制造业企业改革发展,积极推动特色产业走品牌化道路。在广西柳州市螺蛳粉生产集聚区的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螺蛳粉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包装产品(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我们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启动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攻关制,努力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自治区科技厅负责人说。2021年广西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16.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形成了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内燃机、工程机械、乘用车等产量进入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全国七分之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是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2021年4月,在漓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同志说:“保护好桂林山水,是你们的首要责任”。广西桂林市城区风光(4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华摄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舒忠常介绍,桂林对漓江流域采石场全部关停复绿,风景名胜区内养殖场全部关闭,先后投入十几亿元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如今,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广西桂林市城区漓江沿岸风光(2021年1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华摄向绿而行!广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努力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深化绿色绩效考评……今年4月,广西出台新政策,从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治理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谋划壮乡绿色发展新图景。这是在广西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区拍摄的红树林(2017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2021年4月,桂林毛竹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和村民王德利有这样一段对话:“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广西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壮乡百姓的小康梦,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这是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2021年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广西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针对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施策,5379个贫困村精准帮扶全覆盖。2020年11月,广西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困扰壮乡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脱贫之后,壮乡人民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广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2021年投入特色产业发展的财政衔接资金116.9亿元,累计发展“桂字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77家,稳步推进全域、全员、全面的乡村振兴。在毛竹山村,葡萄产业发展富了一方百姓,王德利在种好葡萄的同时,办起农家乐、开了小超市;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曾给总书记写信的毛南族妇女谭美春带动22户群众成立合作社,种植400多亩柑橘,大家钱包鼓了……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村(5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革命理想高于天,新的起点再出发。2021年4月,在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总书记说:“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广西乐业县百坭村,“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生前奋战过的地方,建成幼儿园等黄文秀当年的心愿都变成了现实。“接棒”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旭说:“现在村里砂糖橘、油茶等产业更加兴旺,我们要努力在新长征路上作出更大贡献。”“再唱山歌献给党,好似石榴籽抱团,万众一心奔前方……”一首新编歌曲《多谢了》道出广西各族干部群众的心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踔厉笃行,奋力圆梦。【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2-06-16 17:45:09
<< 322 323 324 325 326 >> 跳转